最近,刚满30岁的一名男性患者脚趾头突然像被针扎一样刺疼不已,到景东县人民医院检查后发现,尿酸值已经达到了550umol/L,被诊断为痛风。“我居然会患痛风?”他很纳闷,自己体重只有50多公斤,身材偏瘦,没有痛风的家族史,几乎不饮酒,也不常吃海鲜,为什么还会患痛风呢?
其实,痛风并不是肥胖人群的专有病,痛风发生的关键是与嘌呤代谢息息相关。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致使尿酸产生过多,或尿酸排泄不良使血中尿酸升高,最终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导致痛风发作。今天,景东县人民医院内分泌风湿免疫老年病科崔江主任就和大家聊聊,还有些什么生活细节也容易导致痛风发作。
痛风的两大发病原因
第一是尿酸产生增多,由于嘌呤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缺陷导致嘌呤利用障碍和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增强使尿酸产生增加。这就是有的人即使没有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而因为酶的缺陷造成嘌呤代谢障碍致尿酸产生过多引发痛风。
第二是尿酸排泄减少导致尿酸在体内增多。
“尿酸高会痛风是吧
那我就全力把尿酸‘打下去’”
尿酸都降了,怎么更痛了呢?
两种情况最容易引发痛风发作,一种是尿酸突然升高,一种是尿酸突然降太猛。
尿酸在血液中的含量是波动的,偶尔一次正常并不代表真实的尿酸水平,即便尿酸下降,也还是要坚持用药,使尿酸维持在稳定的低水平状态。
痛风发作是因为体内的尿酸盐结晶,如果尿酸降得太快,尿酸盐结晶会溶解成尿酸盐颗粒,沉积到关节,痛风说来就来。
不能尿酸正常了,就停尿酸药。
同时也要避免容易引起痛风急性发作的诱因,比如高嘌呤饮食、长时间熬夜、突然受凉或剧烈活动等。
喝啤酒会痛风
那只喝白酒就不碍事了吗?
一说到“痛风套餐”,想必在坐各位都知道“啤酒+海鲜”。
但偏偏就有人150斤体重140斤反骨,不让吃海鲜?没问题,戒!不能喝啤酒?行,改喝白的。
实际上,不仅啤酒的嘌呤高,白酒的嘌呤也不低。
白酒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醇,长期喝酒会使体内的乳酸增加,会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这也会促进嘌呤的分解,直接导致血尿酸升高,引发痛风。
不爱喝水也是痛风帮凶
建议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每天的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2000ml。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饮水指的仅为凉白开、纯净水或矿泉水,可以饮用一些淡茶水。而高能量饮料、碳酸饮料或浓茶的饮用量一定要严格控制。
生活中,有很多不爱喝水的“后生仔”——
10岁的孩子从小喝饮料,活脱脱给养成了小胖墩;
21岁的小年轻嫌喝水“太寡淡”,从十几岁开始每天靠饮料续命......
“很少人知道,高糖、碳酸等饮料可引起血尿酸升高,每天2罐饮料患痛风的概率就会比正常人高2.4倍。”
这些美食也藏着坑
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动物内脏、海鲜、高汤、啤酒等食物嘌呤含量较高,但其实还有一些食物如果不控制摄入量的话,也很容易导致嘌呤摄入过多,导致体内尿酸明显升高。
如烧豆腐或臭豆腐,无肉不欢的饮食习惯,有的人每一餐都必须吃肉,而无论是鸡鸭鹅,还是兔牛羊肉等各种肉类摄入量过多的话,就会导致嘌呤堆积,血尿酸增高。
另外,云南人非常喜欢吃的野生菌也是高嘌呤的美食,因为野生菌本身含嘌呤较高,再搭配鸡汤一起煮,嘌呤含量就会更高。
现在有说法认为高嘌呤的蔬菜也不能吃!
确实有的蔬菜嘌呤含量相比其他蔬菜较高,例如花椰菜、黄豆芽、笋干、豌豆等。但实际上,与海鲜肉类相比,这些蔬菜的嘌呤含量不算高,因此可以适当食用,营养搭配,均衡饮食更加重要。
除了疼痛,痛风还会
改变关节、造成畸形残疾!
中晚期痛风患者常因疼痛或痛风石破坏而发生关节畸形和残疾改变。
别担心,有专家坐镇!
与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建设了骨质疏松与骨病科杨富松主任专家工作站。
崔江主任表示痛风早期发作时,一般只会导致关节疼痛,而且一次急性发作一般只会持续3-7天,患者常会因为这种表象而轻视痛风病情,拖延治疗,最后等到出现了痛风结节、关节畸形残疾了才开始四处寻医问药,甚至走了不少弯路,而且,中晚期痛风治疗起来的难度远超过早期痛风。因此,患者确诊痛风后,一定要及时到专科医院进行规范化的治疗。